爬山虎在綠化中已得到廣泛應用,尤其在立體綠化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它不僅可達到綠化、美化效果,同時也發揮著增氧、降溫、減塵、減少噪音等作用,是藤本類綠化植物中用得最多的材料之一。
爬山虎與其它綠化植物相比,有四大獨特優勢:
首先,爬山虎吸附攀緣能力非常強。它有隨生根和吸盤,因而能非常牢固地附著在平直的磚墻、水泥墻和石坡上。
其次,爬山虎生命力非常頑強,它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較強的抗逆性,能夠在土層極其脊薄、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的地方生長繁衍,搶占地盤。據有關資料記載,爬山虎栽植在立交橋的角落里,盡管少見陽光,常年得不到人工養護,仍能頑強生長,只是生長速度緩慢而已。
第三,爬山虎生長速度快。在一般墻腳底下新植爬山虎(三年生)每年枝長可增長2~3米,從第二年起枝長又能增長4~5米,并且每個植株上還可長出5~12個分枝,可見生長十分迅速。
第四,爬山虎覆蓋效果非常好。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在《爬山虎的腳》一文中曾對此有非常生動細致的描述:“爬山虎的葉子綠得那樣新鮮,看著非常舒服,葉尖一順兒朝下,在墻上鋪得那樣均勻,沒有重疊起來的,也不留一點兒空隙,一陣風吹過,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,好看得很。”
因此,在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進程中,各地應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,在其它綠化植物不易″落戶″的地方,廣泛栽植爬山虎,加快綠化速度,改善居住環境,提高生活質量。
在立體空間綠化方面,如樓房的墻面、圍墻等,不論墻有多高多寬,爬山虎都能覆蓋全墻面,但不爬欄越窗。可以在墻腳處栽幾株爬山虎,特別是它在翻越墻頭后又能成為綠色垂簾,綠化效果更具特色。
在城市屋頂綠化方面,對綠化植物要求較高,必須選用主根淺、抗干旱、耐高溫(嚴寒)、少修剪等抗逆性強的植物材料,爬山虎就非常符合這些條件。尤其對于氣候干旱,嚴重缺水的城市它更是極好的綠化材料。
在護坡綠化方面,如高速公路等護坡綠化時,栽植爬山虎可以達到滿意的綠化效果。因為爬山虎還是秋季色葉植物,深秋時,葉片從綠-黃-紅,鮮艷,透亮,在連綿不斷的坡地上面,無論遠觀和俯瞰,并不亞于香山紅葉的壯觀。并且觀賞期從9月下旬到11月中旬長達近兩個月。每當深秋,“霜重色愈濃”。
爬山虎的管理:
爬山虎可種植在陰面和陽面,寒冷地區多種植在向陽地帶。爬山虎對氯化物的抵抗力較強,適合空氣污染嚴重的工礦區栽培。幼苗生長一年后即可粗放管理,在北方冬季能忍耐-20℃的低溫,不需要防寒保護。
移植或定植在落葉期進行,定植前施入有機肥料作為基肥,并剪去過長莖蔓,澆足水,容易成活。
一年生苗株高可達一米。房屋、樓墻跟或院墻跟處種植,應離墻基五十厘米挖坑,株距一般以一點五米為宜。在樓房陽臺可以盆栽,苗盆緊靠墻壁,枝蔓迅速吸附墻壁。